2)第二百四十七章 共进退_再入仕途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着西衡县的整个大地呢,哪里老了。”赵政策嘿嘿一笑,小小地恭维了易华荣一下,“我举个例子吧,可能要好理解一些。”

  “嗯,你就拿我们县城的那个入不敷出的水泥厂为例子吧。”易华荣点了点头,说。

  赵政策略微沉吟了一会儿,就笑着说:“书记,您这是考我吧。”

  顿了顿,赵政策才继续说道:“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,整个水泥厂的固定资产折合成人民币应该是三百一十六万元,水泥厂现在刚好是二百五十个在职职工。每个国营职工可以按人头抵资产一万,所以现有的二百五十个职工可以抵带二百五十万元作为股份外,水泥厂的全体职工三年内需要再向政府偿还七十七万元。这样一来,三年以后,水泥厂就归全体职工所有了。”

  “看来政策同志是下了一番苦功夫啊。”易华荣赞赏地点了点头,感叹着说,“在企业的断乳期,要使职工相当弱化的主人意识真正觉醒,不仅要战胜自我长期的对政府的依赖心理,更有赖于新的政治经济机制的建立。”

  “是啊,党风的好转,根本的出路在于深化改革。要改变旧体制中的管的职能为服务的只能,变人为的调节为机制调节。只有这样一套新的机制逐步建立运转起来,执权者手中的那枚印章才能透明起来。”赵政策也叹息了一声,眼神里也有一丝隐忧。

  这个时候,易夫人也炒好了几个菜端了上来,见两个人谈兴正浓,就直接把菜放到了茶几上面。

  “老伴,你先去睡吧。”易华荣笑了笑,“今天和政策的谈话可能还要好几个小时才能结束呢。”

  “记住不要喝太多酒啊。”易夫人念叨了一句,才回房间休息去了。

  “说是这么说,要做起来还是有些艰难哪。”易华荣叹了一口气,端起了酒杯,“来,先碰个杯。”

  赵政策默然端起酒杯,喝了下去。

  “我这个县委书记不怕手中没有权力。”易华荣喝了一口白酒以后,说话也硬气了不少,“只要西衡县好起来,就是让我回家去种红薯,我也高兴。”

  顿了顿,易华荣又感叹着说:“政策啊,问题是,就算我愿意,其他的同志未必愿意啊。你的这个改革,要的是很多人手中的权力,打破的是很多人的饭碗哪。”

  “书记,真正打破铁饭碗的改革我们还没有聊到呢。”赵政策呵呵一笑,“机构改革的核心就是转变职能,而难点就在于如何消化富余人员。这个机构改革,我的最终目标是县委只保留办公室和组宣部两个部门,县政府也只设六个部门。粗略估算一下,我们西衡县的全县干部现在是三千一百一十二人,通过精简,顶多只能留下五百人吧。”

  “动作这么大?”易华荣被吓了一大跳,“只怕会影响到西衡县的稳定啊。”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